close

圖文/周伶繁

素有研發界奧斯卡的全球百大科技研發獎(R&D 100 Awards),今2022年堂堂邁入一甲子的60周年,而台灣在該獎項值得慶祝的日子,再綻光芒,大放異彩。2022 R&D 100 Awards,台灣囊括12個獎項,獲獎數居全球第2僅次於美國;亞洲第1超越歐洲、日本等國家,再次展現台灣科技研發的傲人實力與創新動能

為表彰得獎單位與廠商的努力與傲人成果,經濟部特別於今年105日在台大醫院國際會議中心舉辦「科技領航 再綻光芒 2022 R&D 100 Awards獲獎記者會」,經濟部次長林全能、工研院院長劉文雄、金屬中心代執行長林志隆、紡織所協理邱勝福及資策會副執行長楊仁達等貴賓及得獎單位主管均蒞臨參與盛會

經濟部次長林全能表示,技術處科技專案已連續15年獲得75個R&D 100 Awards,2022年科技專案支持的4個法人單位-工研院、金屬中心、資策會、紡織所,共獲得10個R&D 100 Awards,成績耀眼。

DSC06767.JPG

IMG_6696.JPG

2022 R&D 100 Awards獲獎記者會,經濟部次長林全能(右2)與獲獎的法人代表於記者會開始前,接受媒體採訪。

IMG_6621.JPG

2022 R&D 100 Awards獲獎記者會,經濟部次長林全能(左6)與獲獎的法人代表合影。

IMG_6701.JPG

今年獲獎的技術包括工研院的「高精密陣列之微型Micro LED全彩顯示模組」、「眼底病變AI輔助診斷與偵測技術」及與國際材料大廠杜邦微電路及元件材料(Microcircuit MaterialsMCM)公司合作的「9KC GreenTape LTCC5G毫米波通訊技術」;資策會的「乳攝品質AI輔助評量系統」、「勒索軟體智能獵捕平台」;金屬中心的「智慧骨科手術輔助系統-即時動態追跡手術輔助系統」、「不銹鋼耐蝕暨表面硬化系統設備」、「4D3D+異質)固相式積層製造」;紡織所的「Digital M®變形功能樹脂」、「SILVTEA 導電銀墨水」。

經濟部次長林全能表示,經濟部技術處科技專案所支持的研發成果,不僅獲得各大國際獎項的肯定,更是台灣產業轉型躍升的核心動能。技術處科技專案已連續15年獲得75R&D 100 Awards,其中超過九成的研發已技轉廠商,甚至孵育出多家新創公司,是真正以創新科技解決產業問題,帶動產業效益與價值;今年,科技專案支持的4個法人單位-工研院、金屬中心、資策會、紡織所,共獲得10個全球百大科技研發獎,成績非常亮眼。

林全能強調,台灣研發秘訣是問題導向與需求導向的研究與投入,在突破性技術的Brake throught,是對準需求與問題的突破。同時,還加入商業化與產業化的因素,與企業緊密合作,研發關鍵性技術。他開心說明,今年競逐的全球知名機構包括麻省理工學院、陶氏化學等,不但代表著台灣科技研發能量與國際一流機構並駕齊驅,更呼應瑞士洛桑管理學院6月所公布2022IMD世界競爭力報告中,台灣在多項研發相關評比皆名列全球前3,再度印證我國優異的創新實力。

工研院獲3獎 台灣研發能量遍地開花

工研院院長劉文雄表示,台灣的研發能量今年可以說是遍地開花,而且在國際上具有高度競爭力。根據統計,今年入圍全球百大科技研發獎的技術共有165項,台灣入圍了22項,占全球的13.3%,是除了美國以外,入圍數目最多的。此外,獲獎技術都具有巨大的產業效益或社會效益。以工研院此次獲獎的3項技術為例,超廣色域的「高精密陣列之微型Micro LED全彩顯示模組」,從研發階段就切入終端需求,帶動台灣產業轉型升級。另一項工研院協助杜邦微電路及元件材料公司,將其耐高溫、低耗損的低溫共燒陶瓷(Low-Temperature Cofired CeramicsLTCC)應用開發的「9KC GreenTape LTCC5G毫米波通訊技術」,是台灣廠商跨入5G開放式網路架構(Open Radio Access Network ; O-RAN)的重要助力。「眼底病變AI輔助診斷與偵測技術」則可快速篩出並標記有病變的眼睛,大幅減輕醫師負擔。

劉文雄指出,工研院自2008年首次參與全球百大科技研發獎,至今連續15年獲獎,累積了50項的獲獎,其中有超過九成投入產業。他表示,未來工研院將持續努力,以市場需求為導向、發展解決方案、創建嶄新市場,為台灣產業轉型升級點火添薪。

工研院院長劉文雄表示,台灣研發能量遍地開花,今年該院榮獲3項R&D 100 Awards。

DSC06953.JPG

工研院獲獎技術「高精密陣列之微型Micro LED全彩顯示模組」。

IMG_6656.JPG

工研院獲獎技術「9KC GreenTape™ LTCC於5G毫米波通訊技術」。

IMG_6689 (2).JPG

IMG_6755.JPG

工研院獲獎技術「眼底病變AI輔助診斷與偵測技術」。

IMG_6736.JPG

杜邦微電路及元件材料(Microcircuit Materials;MCM)公司行銷總監高世銘介紹「9KC GreenTape™ LTCC於5G毫米波通訊技術」。

DSC06926.JPG

金屬中心獲3獎 研發成果能量推向國際舞台

金屬中心代執行長林志隆表示,今年該中心的3項技術獲得R&D 100 Awards肯定,未來將再接再厲,繼續將研發成果能量推向國際舞台。他接著說,本次獲獎技術「智慧骨科手術輔助系統-即時動態追跡手術輔助系統」整合光學3D複合定位、多椎節影像導航系統、手術輔助機械臂,可改善臨床現有手術系統,解決因定位標體積過大造成遮蔽與精度不佳問題。顛覆既有導航軟體將影像模型視為一連續剛體。多椎節影像導航系統,可動態追蹤3個椎節以上,每一椎節獨立定位,即使患者變換姿勢也能即時修正每一椎節位移,利於醫師獲得脊椎真實狀態的即時資訊。智慧骨科手術輔助系統輔助醫師實現精確、安全、高效率之複雜的長節脊椎手術。

另外,沃斯田鐵系不銹鋼材料為應用廣泛且具耐蝕性的金屬材料,欲發展成高附加價值產品,主要面臨不鏽鋼強度不足、耐蝕性劣化與量產性不足的問題。本次獲獎技術「不銹鋼耐蝕暨表面硬化系統設備」聚焦前述不銹鋼材料處理並提供智慧化連續式耐蝕暨硬化程序,使得物件同時具備高硬度和高耐腐蝕性的特性,並可一次大量處理複雜形狀的物件,提供不鏽鋼產業創新解決方案。更可應用於如光電半導體、工具機、航太、電動汽機車、醫療器材、食品加工、化工、扣件、閥類等精密零組件。

最後獲獎技術「4D3D+異質)固相式積層製造」將產品透過預先解析及設計成多個異質工件,以固相式(solid state)的積層製造工法,進行異材接合及摩擦攪拌積層製造的製程,形成不同金屬材質組合的產品,不僅降低對金屬材質的熱影響效應,大幅保有材料的機械強度,相對於CNC加工可減少40%加工材料,相較於昂貴的3D電子束或雷射積層設備,費用可減少80%以上,提供低成本且能同時能滿足多種特性的3D形狀金屬製品之創新製程,可運用在兼具燃料相容及機械強度特性的輕量化軌道衛星燃料桶槽製造上。

金屬中心代執行長林志隆介紹今年該中心的三項技術。

DSC06824.JPG

金屬中心獲獎技術「智慧骨科手術輔助系統-即時動態追跡手術輔助系統」。

IMG_6644.JPG

金屬中心獲獎技術「不銹鋼耐蝕暨表面硬化系統設備」。

IMG_6641.JPG

IMG_6789.JPG

金屬中心獲獎技術「4D(3D+異質)固相式積層製造」。

IMG_6627 (2).JPG

紡織所獲2獎 朝高值化、永續化及智慧化發展

紡織所協理邱勝福表示,猶如林全能次長所言,紡織所的研發是依照市場需求,涵蓋3F--FashionFunctionFriendly,同時也朝高值化、永續化及智慧化發展,在高質化方面,採用智慧素材,同時改變結構來調整濕度。他表示,台灣發展Smart Textile10多年,同時以導電銀墨水的革新性電子布料,可經過50次耐水洗,水洗技術也已與產業結合。

邱勝福進一步介紹,紡織所得獎的兩項產品--Digital M®變形功能樹脂」、「SILVTEA 導電銀墨水」。他表示,2050淨零排放已牽動全球產業市場,經濟發展與自然環境共存共榮,是邁向淨零永續的關鍵。紡織所今年獲獎的兩項技術皆融入環保節能理念,其中「Digital M®變形功能樹脂」技術,能使布料同時具有透濕與透氣功能,創造機能性紡織品的新價值。更與富順纖維和莎美娜技轉合作打入國際知名運動服飾供應鏈,例如NIKEadidasPUMA等之布料供應商合作

另外,紡織所與加拿大國家研究院(NRC)共同開發的「SILVTEA導電銀墨水」技術,可承受扭曲、拉伸、彎曲、擠壓、剝離以及水洗牢度等六項嚴苛測試,更與三芳化學合作,共同建構電熱與光顯等功能性紡織量產技術,進軍全球。該技術為全球首款彈性環保導電墨水,以該導電墨水為基礎,研發出近來革新性電子布料,可應用於電熱紡織品、戶外運動用品及精品皮件等。該墨水已掌握量產技術,目前量化生產每瓶500克,並且水洗已進步到50次,使紡織品有更廣泛應用的榮景。

紡織所協理邱勝福於2022 R&D 100 Awards獲獎記者會表示 ,紡織所的研發朝高值化、永續化及智慧化發展。 

DSC06885.JPG

紡織所獲獎技術「Digital M®變形功能樹脂」。

IMG_6665.JPG

IMG_6825.JPG

IMG_6809.JPG

IMG_6800.JPG

紡織所與加拿大NRC共同研發的獲獎技術「多用途銀導電墨水」,為全球首款彈性環保導電墨水,用途廣泛。

IMG_6670 (2).JPG

IMG_6846.JPG

紡織所獲獎技術展出現場。

IMG_6906.JPG

資策會獲2獎 打造安全可信賴數位環境

資策會副執行長楊仁達表示,資策會從問題去找研發,並以打造安全可信賴的數位環境出發,發展AI跨域聯防的資安平台勢在必行,在企業組織強化資料治理的過程中,也運用新科技結合健康數據,將仰賴人工檢視的乳房攝影作業流程,導入AI科技輔助判讀,有助於帶動醫療產業轉型。

在資訊安全上,資策會「勒索軟體智能獵捕平台」,透過AI技術主動分析駭客攻擊軌跡、病毒碼比對與威脅行為軌跡推估,以一站式勒索軟體檢測服務平台,協助企業於資安事前識別駭客攻擊,提早因應。「乳攝品質AI輔助評量系統」,利用AI深度學習技術及時判斷X光拍攝影像品質,改善拍攝流程以減少召回民眾的情況,並與商之器技術合作共同提升台灣癌症醫療品質。

資策會副執行長楊仁達表示,從問題去找研發,打造安全可信賴的數位環境出。

DSC06836.JPG

資策會獲獎技術「勒索軟體智能獵捕平台」

IMG_6861.JPG

資策會獲獎技術「乳攝品質AI輔助評量系統」。

IMG_6874.JPG

台科大展出「可用於同時產水-產電的黑色魔毯」

台灣科技大學教授洪維松表示,石墨烯具有導電與導水的功能,可透過太陽光產水產電。他強調,得獎只是開始,台灣科技大學展出得獎技術「可用於同時產水-產電的黑色魔毯」,利用石墨烯太陽蒸發器薄膜覆蓋於海面中,用於海洋波浪發電的同時,透過石墨烯與高分子堆疊形成的似木腔的中孔結構,在日光的照射下,還能將海水轉換為達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標準之飲用水,再利用再生能源同時,也持續獲得安全的飲用水。

台灣科技大學教授洪維松說,得獎只是開始。

DSC06902.JPG

台灣科技大學展出得獎技術「可用於同時產水-產電的黑色魔毯」。

IMG_6893.JPG

經濟部分享10項獲得全球百大科技研發獎科專成果,獲獎數全球第2、亞洲第2。第1排左起為資策會資安所所長何玲玲、工研院材化所副所長賴秋助、杜邦微電路及元件材料(Microcircuit Materials;MCM)公司行銷總監高世銘、紡織所協理邱勝福、金屬中心代執行長林志隆、經濟部次長林全能、工研院院長劉文雄、資策會副執行長楊仁達、經濟部技術處專委楊傳國、金屬中心精微處處長林崇田、紡織所主任黃博雄;第2排左起為工研院資通所組長林昱仁、資策會軟體院主任何文楨、工研院電光所總監朱慕道、金屬中心製程處副處長施景祥、紡織所副主任沈乾龍、金屬中心醫材處組長李炳峰、台科大教授洪維松。

IMG_6702.JP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ingfan888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